题:简单的说吧,百无一用是因为看到书感到陌生!
寒雨拂槛夜半风,投笔和衣醉无从。
莫道伯乐不曾在,百无一用是书生。
一直以来,都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文字。不管是写出来的书法还是语言本身的音律,尤其是排成文章的修饰修辞,都令人如痴如醉。正因如此,喜欢读书,尤其是读传统的书籍。对于流行于世的名著,印象里只通篇通过一本《基督山伯爵》,不是排斥外文的精华,只是因为自己对外文一窍不通,因此只能望而却步。
闲暇的时候,尤其在以前网络没有流行的时候,一个人在外流浪,不管是人在旅途还是漫漫长夜,我倒是经常喜欢拎本书,当然,读不读只有自己知道了。
做装修的朋友和我讲了这样一件事:有一个客户在装修房子的时候希望在书房装一个书架。他问客户的书希望怎么摆放?客户的女友,一个很漂亮的女孩(怎么漂亮呢?朋友说,如果时光倒退十多年,绝对一见钟情想追求的那种)笑了:“管他什么书呢?不就是一种装饰吗?”
书,是一种装饰!?
很多年一来,看到有人家里的书架尤其是古典古色的博古型书架,免不得羡慕。虽然明知道里面的书籍很多都是崭新的,甚至有些从摆放进去就没有被动过,但毕竟,那一种书卷气息还是很吸引人的。
从上古有了文字开始,石块、树皮、树叶、兽皮、兽骨及动物的甲壳等等就成了书的载体,竹简、帛绢以致纸的出现,书,可以说是历史最重要的痕迹,书,承载了人类文化的精髓。而今,电子读物的盛行,更是一种超越,一种把文明延续发扬的超越!
读书是一种享受,也是一个陶冶自我的过程!
书,是什么?汗牛充栋!只是,怎么读?读什么?
有这样一个笑话:一个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看到一位老农在放牧,就对老农说:“因为你不懂得畜牧的技术,所以你的牛长得不是膘肥体壮。”而后就给老农大讲畜牧技术技巧。当他侃侃而言后想听老农的反映时,老农说了一句话:“小伙子,我放的是羊!”
呵呵!先不去考究这是不是一个讽刺读书人的笑话,但对于很多科班出身的人来说,都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吧?书,读了,甚至读的很透彻,只是,会用吗?相信孔乙己不单单知道一句“君子固穷”,他还记得很多经史子集,但是,有用吗?会用吗?
孔乙己是科举的受害者,同样蒲松龄也是科举的附庸,但是我们在看待蒲松龄和孔乙己的时候,态度是不一样的,为什么?
其实蒲松龄生前和孔乙己又有多少区别呢?
有志者,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川终属楚;
苦心人,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!
读书,需要的是一种境界!虽然不知道历史上的项羽、勾践是不是识字读书,但是读书却必须有这样一种精神。
读书,需要的是一种透彻,而不是水面上的一层油——看上去很美,没有深度,更不要说支撑生活工作的力度!古人也曾说过“读死书不如无书”也是这样的道理。
见到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喜欢读一些商务营销的书籍,尤其是商业传奇人物的传记和营销策略。不是感觉大家读书不对,只是觉得他们读那类的书籍不太合适。很简单,如果一本书介绍的经验可以真正改变一个人的能力的话,恐怕现在满街都是商业巨子,而不是奔波在衣食住行追求之中的芸芸众生。
和几个同仁谈论时下的经济形势的时候曾经这样感叹:上学的时候接触的一个理论是“有倒闭的企业,没有倒闭的行业”,当时感觉到一个企业的兴衰只是管理者自身的问题,可是当从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直至身边的生活的时候,不免改变了想法——原来,行业也有倒闭的时候!
这,是很多书上都提到的警示,可惜又有几个读者在意了呢?
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。读书何尝不当如此?
意在文章外,心在笔墨中——这是做文章的基础,有何尝不是读文章的标准呢?
读书要有深度,也要有广度!这不是一个人人都要做“大师”的世界,没有人要求大家也没有必要去专门研学透彻一本书、一个学科。作为常人,需要的是了解一种广袤的知识。甚至很多知识,只需要“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”。
“不知其所以然”和前文的“深度”并不矛盾。
这一点,一位老师说的很好:“让小学生尝试去读《三国演义》肯定比让他们去沉迷网络游戏去强,但是《三国》也确实有很多小学生不能明白的地方。但是,读书就是如此,不求你一读就懂,重要的是你接触到了。”
什么书可以看恐怕是时下家长最头疼的事情之一。以此而论,以致许多家长都取消了学生课本以外的书籍。其实,课本只是学生“上课的范本”,绝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。
一个学生,读读古诗甚至古典名著,不啻是开拓学业视野的良好选择。
接触,读书就是如此,只有接触到了,才知道有没有兴趣,才知道能不能培养起来兴趣,才知道培养起来兴趣后该怎么去激发自己的兴趣。
有兴趣的时候才会去熟悉它,才会去关注它——这是读书的根本。
如果不是自觉,而是强制性的被动读书,估计没有几个人可以懂得读书快乐——即使那样也可能接触到很多。
曾经和人笑侃“哲学”,其实也知道哲学——是人的意识经过客观的逻辑思维后规划出的多种意识形态。但是,有多少人懂得其中的道理呢?恐怕很多考过哲学课的人都知道,“哲学”多时候就是“折腾人的学问”。
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具有哲学的观点和思维,起码在言行举止的时候给人的印象很“深奥”嘛!可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学习哲学呢?不是哲学道理深奥,很简单,生活中不熟悉,没有兴趣!
凿壁偷光、囊萤映雪,从古到今,太多太多的刻苦读书的例子。不是不希望现在的学子学习这样的精神,只是,想让一个温室里长大的鹦鹉去领悟崇山上秃鹫的境界,可能吗?
一直以为,对“书”的生疏是很多刚出校门的学子不好找工作的原因之一,不是许多招聘单位非得要求“工作经验”,而是大家不可能只从一张文凭上就能真正了解你几年的成就好坏。也就是说他们在学校的时候或许读了很多书,但是真正读懂的有几本?
古人尚说“书生百无一用”,是特指那种读死书、死读书,只晓得搬道理,不懂得于实际实践结合的人。何况现在即使读懂的那几本,也不见得出了校门后还敢熟悉会用吧?
“博百家所长,为我所用”,那是在熟悉很多书籍之后才能去想去做的一种境界。试想当一本书本不能保证被熟悉应用的时候,百无一用不就显而易见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