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边的榜样演讲稿:以德立身,爱屋及乌
文/郭娟
大家好!我是来自老牛湾镇人民政府的一名基层干部,我叫郭娟。今天,我所讲故事的题目是《身边的榜样-三台子村委原第一书记范春明》。
在我们清水河县老牛湾镇三台子村委,有过这样一名第一书记,他的名字叫范春明。2017年5月,范春明同志被单位选派到老牛湾镇三台子村任第一书记。三台子村位于老牛湾镇北部,总面积19平方公里,辖7个自然村203户,647人。常住人口72户170人,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68人,未脱贫户3户7人。当地主要种植土豆、玉米、谷、黍、豆类等小杂粮。缺水十分严重,长期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。而作为这样一个自治区级贫困村的第一书记,从他一到任的那一刻起,就时刻在关心村民的冷暖忧愁,谋划着村集体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。
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基层共产党员,他更能懂得老百姓的心声。2017年6月13号早上,村里向来比较内向话少的霍狗小大爷见到他后,主动打招呼,像是有心事,范书记便主动和他攀谈起来,原来他的父母和二爹现如今还住在离村两三里外的土窑洞里,土窑年久失修,极不安全,窑洞内没水没电,三个老人都八十多岁了,行动不便吃水困难,居住条件极其低下。此时的范书记第一反应便是赶紧去实地了解情况,在徒步行走20多分钟后,他终于来到了老人居住的窑洞。原来,土窑是旧时代选择土质好的土崖就势挖洞供人居住的,内部空间低矮狭窄,窗户很小,光线昏暗。此时的他意识到,眼下急需想办法解决的是安全住房问题,如何才能让他们从这危房里搬出去。于是,接下来的日子里,他四处奔波在扶贫办、乡政府和县里有关单位,功夫不负有心人,终于等来了好消息,县里把这两户土窑列为了危房改造项目,老人随子女搬迁,还能得到一次性补助,这样,老人的住房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。
2018年4月的一天,范春明在进行入户走访了解情况时,得知因病返贫户白新亮的女儿白林平病情加重,老白因无力承担女儿长期治疗的高额费用而一愁莫展,孩子每天只能靠在家喝中药维持病情,了解之后,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这可怜的一家人。回到宿舍后,他冥思苦想了一个晚上,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,那就是利用网络轻松筹平台发布求助信息来筹钱。令人没有想到的是,发布在平台上的筹集信息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,并且广泛传播扩散,整个山城的爱心人士当天就为其捐助了1万多元。通过范书记的不懈努力,最后总筹款3.6万多元,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。最终,小林平去到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,全身三处肿块已经消退,现如今病情明显好转。有一天小林平的父亲把面带微笑、气色好转的女儿照片发给他时,范书记深感欣慰,别提有多高兴。在他看来,这些钱远远不够治病,但是这件事对于处在困境中的一家人却意义深远,让他们整个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,更让孩子能够重新振作起来,从而自强不息战胜病魔,回报社会。
范书记是这样总结自己和工作的:作为一名基层党员,只要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就一定能让老百姓满意,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。正是因为有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,他的工作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和认可,在2018年6月份三台子村两委换届选举中,他光荣的被推选为新一届三台子村党支部委员。
在乡下的日子里,虽然每两三周才可能回一次家,对妻子孩子的关心更是少的可怜,但是一想到能为乡亲们做点事情,解决他们的困难,他认为所以的苦都值了。在乡下工作之余,他曾写下这样一首打油诗:天蓝地绿人朴实,起早人勤忙不停;苦中作乐为脱贫,互帮互助结真情;扶贫路上军令状,下定决心住在村;贫困帽子一定摘,真抓实干奔小康!
范春明书记的事迹还有很多,比如给贫困户送衣送物,帮贫困户卖鸡蛋等农产品,义务接送村民进城办事等等,这些点点滴滴的事迹,闪烁着优秀共产党人最朴素的担当和最崇高的奉献精神。然而,他只是我们全县所有扶贫干部的一个微小缩影,其实在我们身边,还有许许多多像范书记这样的基层干部,他们也一样在扶贫的道路上艰苦工作,默默的无私奉献着。没有先进人物的光环,没有时代楷模的荣耀,有的只是对群众的爱与责任,他们默默坚守与付出,他们牢记着党和人民的嘱托,忠诚的坚守在扶贫岗位,用实际行动唱响了一曲情系群众、攻坚克难的凯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