谨以此站献给所有默默耕耘、磨砺心智、一生坚守的朋友。
拿出找工作的架势找对象
2021-10-15 21:01 分类:情感美文 阅读:54633

  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让35岁的日本男子邦之失去了工作,每天在家无所事事。正好他所在的小区招聘职员,首要条件必须是已婚人士。邦之谎称自己将在三个月内结婚并得到录用,为了不失去这份工作,邦之开始频繁相亲,想尽快进入已婚行列。与此同时,与他青梅竹马的女孩春乃一直在暗恋他,迟钝木讷的“食草男” 邦之却丝毫没有发觉……刚刚热播完毕的日剧《婚活》(又译为《结婚万岁》),让“婚活”和“婚活族”这两个新生词汇的流行度再次升温。

  2008年,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与记者白川桃子在合著的《“婚活”时代》一书中,将日语的“婚姻”与“活动”合为“婚活”一词,除了常规的相亲、参加单身派对、出入单身酒吧之外,男性要“锻炼身体”、“磨练选衣服的眼光”、“寻找令女性感兴趣的话题”、“往返于美容室”,女性要“返于美容室和美甲店”、“学习烹调”等指向结婚的动作,统统都被列入“婚活”的内容。按照山田昌弘的说法:“想要结婚的话,就必须积极展开行动,这和找工作是相同的,所以婚活也成为如今理所当然的潮流! ”“你在婚活吗”,已经成为三十岁左右日本单身男女见面时的第一问候语,“要拿出找工作的架势去寻找结婚对象”、“婚活也要敬业精神”已经成了众多剩男剩女们的口号。

  “婚活女”都是“结婚狂”

  日本早已有“就活”的说法,即“就职活动”的缩写。每年4月大学毕业的几个月前开始,所有的毕业生们都开始了“就活”,把自己打扮得体,到处参加各种面试、座谈会,其目的只有一个:找到一份称心满意的工作。 “婚活”与“就活”相近,“婚活”族们到处参加相亲、交友活动,期望能早日结婚。《“婚活”时代》一经上市即售出17万册,可见日本“婚活”男女的数量之多。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说,“25%的年轻人都没有结婚”,日本的结婚率近年来不断走低,晚婚现象严重。尤其是年轻女性的未婚率急速上升,在尚奉行男尊女卑的日本社会,这些女性的处境并不乐观。

 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,年满25岁仍未婚的女性就被讥讽为“圣诞节蛋糕”,即“过时就不吃香了”。到90年代以后,25岁的门槛被提高到了30岁,尚未结婚的女性被比喻为日本人除夕夜必吃的“除夕面”,即“隔天就没有人吃了”。前几年流行过“宅女”、“剩女”、“干物女”的说法,而来自日本单身女作家酒井顺子畅销书《败犬的远吠》中的“败犬”一词,则成了对大龄未婚女青年的最新统称。尤其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,许多日本大公司纷纷减少新聘人员,使得许多剩女急着结婚,既解决个人的终身大事,也确保“个人财务状况稳定”。

  现年35岁的办公室职工赤松百合子在过去的半年内参加了两场集体相亲会,但未能找到意中人。 “我要结婚,因为我有时感到可能会失去工作,而婚姻就像是一份永久雇佣合同。 ”

  日本的“网络婚活”也非常活跃,有专门提供找对象和结婚信息等服务的“刺激恋爱结婚”协会网站。加入该协会的卷惠小姐说:“我先看个人档案和评论,然后从发电子邮件开始。如果觉得不错的话就实际见一面。要说和相亲方式有什么不同的话,我想其差别在于已婚者和学生是不能入会的,由于聚集起来的都是一些真正想结婚的人,所以多少和婚介所有些类似。”她在入会后的两年间和十多位男性见了面,但还没有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。

  “婚活女”要求高导致供需失衡

  其实不仅在日本,在中国,适龄男女找不到结婚对象的情况也非常普遍,由此也产生了众多的速配节目、相亲派对之类的活动。但不同的是,在我国,往往是优秀的女孩子找不到合适的男性,而在日本,往往是条件不错的小伙子找不到合适的女性结婚。其主要原因,是大部分日本女性对结婚对象的要求比较高,特别是职业女性,大家的目标都是找一个金龟婿,否则自己的工资足够养活自己,又何必非得结婚呢?而大部分上班的男性又因为工作繁忙,没有机会认识异性,导致大龄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,这才令婚姻介绍活动在日本异常流行。

  日本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,赞成“男主外女主内”观点的女性中,20多岁的女性人数仅次于60多岁的女性,排在第二位,而持反对意见的多为40多岁的女性。白川桃子介绍说,现在绝大多数的日本女性对工作已经不抱有希望,转而将寻找条件好的结婚对象作为自己最大的“事业”。 “据一家大型的婚介公司透露,今年1-3月份,20多岁的登记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%,尤其是女性大幅增多。一旦有限定公务员男性的相亲派对,立即会有很多女性报名。我个人将有丰富经验或从事过多种职业的男士称为‘百货商场型’,而职业是医师、辩护律师等的男士称为‘专门时装店型’。其中精选出来的男性作为‘专门时装店型’受到女性的追捧,要跟这类男性相亲的女性人达到登记女性人数的7、8成。 ”

  今年出版的《日本政府少子化社会白皮书》中也分析了“为何年轻人不结婚的理由”,如东京都25-34岁的未婚女性有70%希望找一个年收入超过400万日元的男性,而同龄的未婚男性中只有20%能够符合这一“基本要求”,白皮书指出这造成了“供需之间的不平衡”。

  就在“婚活女”们都想方设法







夜生活 劲旅北海道日本火腿斗士队准备在今年7月一场比赛中提供“婚活席”,打算安排单身男女在比赛期间坐在一起,两局间歇时,他们将轮换座位,坐到另一名异性身边。 “婚活席”设有50个女性座位,发售第一天就有大约2000名“婚活女”抢购,但50个男性座位票却花了好几天才卖光。

  要“婚活”更要“生活”

  虽然还没有形成日本那样规模庞大的“婚活族”,但我国的“剩女”现象也已经成了众说纷纭的社会问题。今年3月,一段名为《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》的现场演唱视频就在网络间被争相传看,歌词中比较贴切地反映了“剩女”在择偶时的心态——“王小姐三十一岁了,朋友们见到了她,都要问一个问题:你什么时候打算嫁呀?可是嫁人这一个问题,又不是她一个人可以决定的。她问她爸爸,她问她妈妈,他们都说你赶紧的……朋友们介绍了好几个,有车子房子和孩子的。他们说你该找个有钱的,让他赞助你搞创作。可是大款都不喜欢她,他们只想娶会做饭的……”

  中国“大龄文艺女青年”这种守株待兔的做法,是《“婚活”时代》的两位作者所坚决反对的。山田昌弘认为,那种认为结婚对象会自然出现的想法已经过时了,“婚活”态度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。要当好“婚活族”,首先要明白自己想找的另一半究竟是什么类型的人,明白在什么地方可以遇到这类人,做到这一点,你的“婚活”才会成效显著,既节约时间成本,又节约经济成本。

  山川桃子则特别提醒女性,不要把生活全盘归结为“婚活”。“现在的日本女性对婚姻的误解太多。每个人不应该只通过婚介来寻求美好婚姻,妻子在由丈夫提供生活保障的同时,还应该寻求自己喜欢的职业,这才是现在倡导的新型专职主妇,只有这样互动的婚姻才会持久幸福。 ”

  与日本目标指向明确的“婚活”相比,欧美的“婚活”更值得我们借鉴。不久前,纽约公共图书馆举办了一场主题为“女权主义的现代意义”的讲座,15美元一张的门票很快被一抢而光。来听讲座的,很多是渴望结交异性的单身人士。在美国的一些大中城市,“智慧相亲”正在悄悄流行。年轻人舍弃了聚餐和电影,转而夜游博物馆,参加由鸡尾酒开场的辩论会和有饮料供应、有业余乐队伴奏的读书会。 “智慧相亲”还通过辩论会的形式,让单身男女的思想互动,分享彼此的思想,可以想见,通过这种方式结合的婚姻会更加稳固。

本站声明: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本站只提供存储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