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.
明白省钱的关键
很多穷人之所以穷,就是因为把钱看得太重。
他们为了买一件东西,常常要花很多时间去货比三家,最后省下来的也不过是几块、几十块而已;
他们会排几个小时的队,只为领取免费的超市赠品;
他们会买那种穿了一两次就穿不了的、质量差到不行的便宜大衣,也不肯买件贵一点、却可以穿很多年的衣服。
你会看到:那些在小钱小事上斤斤计较的穷人基本都不会有大的作为,因为他们耗费了大量的心智和精力在各种琐碎并无意义的事情上。
省钱的关键,不在于省钱的技巧,而在于你要明白哪里才是更重要的部分:
买了像空调一样的物品,就应该让它发挥应有的价值,不仅让自己舒适,还能提高做事的效率;
衣服宁愿买贵一点的,料子上佳款式经典,可以穿很多次,这样反而更省钱;
比起花时间在货比三家、省那么几块钱,不如把时间花在自我教育和投资上。
有钱人的思维是关注大目标,看到关键部分,而穷人的思维是关注小目标,看不到重点所在,格局显得太小。
不要只关注蝇头小利,集中时间和精力办重要的事才能避免你在贫困里越陷越深。
02.
目光长远,不急功近利
巴菲特的一个故事经常被人引用。
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·贝佐斯问巴菲特:“你那套投资理论没人抄袭吗?”
巴菲特回答道:“没人愿意慢慢变得富有。”
巴菲特还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只股票十年,请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。”
这便是有钱人的“长期思维”。
有钱人所拥有的这一能力其实是反人性的,即克服人性中的急功近利,懂得慢慢等待。
而穷人似乎总是缺乏耐心,尤其是面对挣钱这件事,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夜暴富。
但是,你会发现那些一夜暴富的彩票得奖人,由于没有长期思维,大多数人都会在几年之内将奖金全部挥霍掉,重新沦为底层。
如果他们能够克服短视,懂得延迟满足,用一部分奖金做个长期投资,产生的收益也足以维持他们长期高质量的生活。
哈佛大学曾经有过一项关于经济流动性的研究,这项研究表明:
最底层的赤贫基层,他们讲究当下,时间观通常只有几小时甚至几分钟,比如一个酗酒的人只考虑下一杯喝多少。
高层次的富裕阶层,他们的时间观是未来几年、几十年,甚至几代人,他们瞄准的是未来。
也就是说,穷人更关注自己在现有的蛋糕中能分到多大一块。
相比之下,富人更关注把现有的蛋糕做大,哪怕让利一些给其他人,自己分到的比例更少,但总体而言,他们在未来都能得到更多的收获。
那些深陷传销和成功学的人,基本都是抱着短期之内能赚大钱的念头。
只有克服自己的急功近利,关注长期的收益,才能让你离穷困越来越远。
03.
用钱来赚钱
有这样一个故事:
地主马太有一天要外出远游,便将他的财产托付给三位仆人保管。
他给了第一位仆人5000金币,第二位仆人2000金币,第三位仆人1000金币,要他们好好管理这些钱财,一年后他才会回来。
马太走后,第一位仆人将这笔钱做了各种投资,第二位仆人则用来做生意,而第三位仆人却将钱埋在树下。
一年后,马太如约而归。第一位仆人手中的金币增加了三倍,第二位仆人的金币增加了一倍,马太甚感欣慰。
唯有第三位仆人的金钱丝毫未增,他解释说:“唯恐运用失当而遭到损失,所以将钱存在安全的地方。”
马太听了大怒,训斥第三位仆人竟不好好利用财富,于是拿回金币,赏给第一和第二位仆人。
“马太效应”揭示了富人的生财之道:只有用钱来赚钱,才能使财富增值。
有人说,赚钱分为四种层次:一是用体力赚钱,二是用脑力赚钱,三是用资源赚钱,四是用钱赚钱。
绝大多数人有钱人会把钱当成自己赚钱的重要资源。
打个简单的比方,钱就是他的雇员,他则是老板,让钱为自己卖力干活,创造更多的钱。
而穷人往往想不到这一点,只认为钱能消费,钱越用越少,想让钱减少的速度慢一点,钱花完了,就更努力地赚钱。
就像一个苹果,穷人考虑的是切成几块,怎么省着吃;富人考虑的是,怎样用苹果换成一棵苹果树,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苹果可以吃。
巴菲特说过:“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,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,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,钱找人胜过人找钱,要懂得钱为你工作,而不是你为钱工作。”
要知道,人赚钱的速度远远比不上钱生钱的速度。